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你的嘴馋可能是因为你的肠道

0 1541
你有没有想过,“想吃什么”的决定并不完全是你自己做的?4月19日,来自匹兹堡大学的助理教授Kevin Kohl及其团队,首次使用哺乳动物实验证明,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可以影响宿主的饮食选择行为,并揭示了具体机制。该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研究者选用无菌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并选择了三种具有不同觅食的啮齿动物作为肠道菌群的供体,分别是食肉(虫)类的南方食蝗鼠,杂食类的白足鼠,食草类的山地田鼠。研究者将30只雄性无菌实验鼠随机分到食肉组、杂食组与食草组,每组10只。其中,食草组的一只小鼠在接受肠道菌群移植过程中受到了伤害,收集数据时被排除在外。为了让无菌小鼠更好地适应“新入住”的肠道菌群,每个小鼠都会进行7天的常规培养,期间仅提供无菌水和低蛋白比例饮食。适应后,实验鼠可以自由选择食物。整个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排出了其他干扰因素。
在自主选择饮食期间,与杂食组和食肉组相比,食草组会摄入更少的碳水化合物。这一现象提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食草组会更喜欢高蛋白的食物。也就是说,当植物中氮元素含量相对稀缺时,食草动物会去寻找高蛋白的食物来填补需求。
那么,肠道菌群是如何实现对宿主饮食选择的控制的呢?研究者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影响宿主行为的一个关键机制是——菌群的色氨酸代谢。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中枢血清素合成的主要调节分子。色氨酸在进入大脑后,会转变为血清素。此前,一些研究实验已经证明,血清素可以驱动觅食行为和饮食选择。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显示:自主饮食选择前一天的实验鼠的血浆色氨酸含量,与自主进食期间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显著相关性。换句话,由于食草组的肠道菌群能产生更多的色氨酸,给大脑提供更多的血清素,驱动它们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从而影响宿主的食物选择。
当然,影响人类食物选择的不仅仅是肠道菌群,不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天津贴片加工代工整机组装测试控制板设计生产电子产品代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天津博众电子有限公司
发表于 2022-4-22 11:0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扒一扒又一个该被挂路灯的企业——知网
    • 进食限制在最活跃的时段,收益最大
    • “粪便移植”可逆转衰老
    • 这样做可以让你年老时癌症风险降低六成!
    • 平时走路越快,机体越显年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