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手脚麻木的情况。比如长时间窝在沙发里追剧,或是伏案工作许久后起身,手脚就像被无数小针轻轻扎刺,麻麻胀胀的。通常,大家活动活动,麻木感便逐渐消退,也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可你知道吗,看似普通的手脚麻木,背后可能藏着大问题。 
偶尔因姿势不当引发的手脚麻木,是身体发出的短暂 “抗议”。当我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比如久坐、久站或久躺,会阻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就像一条河流被堵住,水流不畅,下游的土地得不到足够灌溉。此时,手脚部位的神经因供血不足,向大脑发出 “求救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麻木。一般来说,只要及时调整姿势,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麻木感很快就会消失。 但要是经常毫无缘由地手脚麻木,甚至还伴有疼痛、无力感,那可就得提高警惕了,这极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颈椎病便是常见原因之一。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颈椎承受的压力远超负荷。久而久之,颈椎发生病变,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问题压迫到周围神经,首当其冲的就是上肢神经。患者不仅会感到手指、手臂麻木,还可能出现颈肩部疼痛、僵硬,严重时甚至影响手部精细动作,比如系扣子、拿筷子都变得困难。 
腰椎间盘突出同样不容忽视。腰椎间盘在日积月累的磨损下,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下肢便容易出现麻木、疼痛症状。这类患者在行走、弯腰时,症状往往会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另外,糖尿病神经性病变也可能引发手脚麻木。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液中的糖分就像 “小恶魔”,慢慢侵蚀周围神经,使神经传导功能受损。早期,患者常感觉手脚末端像戴了手套、穿了袜子一样,有麻木、刺痛感,随着病情发展,这种感觉可能会逐渐向上蔓延,甚至影响肢体活动。 所以,当手脚麻木频繁 “光顾” 且伴有其他不适时,千万别再大意。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颈椎、腰椎的影像学检查,血糖监测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便准确找出病因,尽早治疗。健康无小事,对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保持敏感,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