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精力 能力 品德

2 1797
精力--没有精力就无法投入工作和生活,是一切选择的根源!
之所以要把精力放在第一位,就是不管是谁,如果没有精力的话,是绝对做不成任何事情的;因为没有精力,也绝对不会想做什么事情,估计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
    精力是一切效率,成功的基础。你看世界上哪一个领袖,企业家,运动员和任何一个杰出人物不是精力很旺盛的人。我自己的体验更是如此,没有精力的时候,话都懒的说;更不要说要做什么事情了;在古代的和现在的相面术里面,也最注意和强调“神”。 在麻衣相术里面提到人的“神”也是成就名望的重要因素。人若无神,一事无成也。我自己特别注意一个人的眼睛是否有神, 如若一个人的眼无神,命主不是身体有疾,就是主事业无成。你看看傻子的眼睛和王永庆的,就知道差别了。 其实相术中提到的眼中的"神",就是精力的一种体现方式而已。
对于精力好的人我来举个例子,虽然这个人是德国的,但是请大家不要骂我,因为他在一战后为国家创造的价值是值得我辈学习的。当然也是每位都知道的:
希特勒的口才与精力极其惊人,他曾创下了在一年内竞选5个不同的职位,7天内拜访20座城市,一天内公开演讲10次的记录。几乎每次演讲都是脱稿进行,而且针对各地选民关心的不同问题,他演讲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在当今这个时代,像他那样的演说家已经很少见了。--不知道他当时工作多少小时,如果按我们很多人的现在的观点来看做点事情就要加班费的话,不知道德国会不会成为世界强国。
一战失败后战争赔款的数目惊人的大,德国经济很快就陷于破产的境地(我们国家当时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子), 而战胜国政府却死活不肯减免债务。德国人只好靠把他们的货币贬值这种割肉补疮的自杀性政策来苦苦应付,马克在几个月内就变成了废纸,失业率节节攀升。上百万人在街上游荡,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他们连房租都交不起了。骚乱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人民对政治的兴趣空前地高涨。
而希特勒在上任后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实在出色:1933、1934、1935,仅仅叁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而且这完全不是靠外国投资和援助取得的。在这叁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无疑远远超过了100%-当然这也得益于大量旧工厂重新开工,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而德国国民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监狱的那些犹太人和反对派以外。更加惊人的是,希特勒实际上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决不是让少数人率先富起来,而是让广大工薪阶层和管理阶层一起富起来。工资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管理阶层不久就找不到什么东西,是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们买不起的了。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工人,叁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你和你的左邻右舍争得头破血流。而叁年之后,你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薪阶级有权并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没有,美国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 ,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才济济,为何却没有这种成绩,如果真的人才济济的话)随着长达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还叫做“希特勒路”-建成,各种造车厂、修车店、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破土而出,其中最着名的当然是1938年建立的“大众汽车”公司。不仅如此,希特勒还在比较飞机和飞艇之间的优劣,以决定他下一个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应该叫做“大众飞机”,还是“大众飞艇”呢。当然,希特勒热衷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累实力。他曾经说过:“人民需要度假,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坚定的精神状态。” 
国力的迅猛增强,大大提升了德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理念。1935 年1月13日,萨尔州举行了未来归属问题的全民公决,结果以90.8%的高票率,决定回归德国。同年,柏林获得了193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带着秦始皇帝式的豪情壮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称:“在以后至少一千年中,德国将不会再爆发什么革命了!”正如尼采所说,上帝死了,因为他希特勒已经诞生。
如果没有充分的、全面的精力,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大打折扣。我们衡量一个成功的标准不是我们的年龄,而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工作上有多少精力和能够投入了多大的精力。每个人每天所拥有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是用精力来学习和处理事情却不是一样的。精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首先就是有足够的精力,然后才有可能有效协调团队的整体精力来激发士气。(希特勒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毛主席也是如此,把他们放在一起,会不会骂我呀,呵呵)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所说的执行力才有可能真正地有效。这就象你和一群在医院里面快死的人去说什么执行力一样,即使再精彩,靠,他们一点精力都没有,他怎么可能有能力去执行!
精力我的认为是由身体和思想共同组成。 而身体是精力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想去做很多事情。当你身体不好的时候,思维也就很忧虑,担心,烦躁。在工作上体现出来就是消极、轻率、马虎。 所以想要好的精力,必须身体健康,想要身体健康,就必须锻炼身体和在自己的承受力上合理地使用体能。
所以各位朋友,想做更好的选择之前,先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有足够的精力,然后再看看自己合适什么选择,自己的状况能够适应什么选择。
能力,所有胜任之所在,战略成功之根本。
上面提到了精力,这里所要表达的是,有了基础条件后,不见得就是所有有精力的人都会成功的. 因为有很大一部分有精力的人,用在其他的地方了,主要是享受和娱乐。很多人不愿意和不能吃苦。当然也正是这种精力转移,才导致我们国家的娱乐,饮食和旅游,以及第三产业这么发达。可是今天我们从事的是制造业,而且一个国家的强大靠其他的方面是很难得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如果科技和制造能力不发达,很快在亚洲这个地方又会成为“东亚病夫”。 估计日本又会来一次入侵,而且我们估计没有赢的可能。从甲午战争以来,几百年来,我们就是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下面的数据是现在的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一些主要方面。
“众所周知,日本的传统强项是制造业。制造高质量的产品,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日本人的特征。与此同时,日本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认真研究,加上其认真苦干的精神,在某些领域,日本已经掌握了世界最尖端技术,以制造业为基础,尖端技术为前导,可以确保日本在未来几十年继续保持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加上日本的总体社会环境是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也为其持续性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日本在某些领域面对的强大对手依然是美国。偶尔有某些欧洲老牌公司在销售额方面领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不可能成为日本的对手,因为中国无论在传统领域还是在新技术方面,都不值得一提。
我从不盲目地去反对任何一件事情,所以当很多抗日的口号出来的时候,我一般不出声,因为要击垮对方,靠口号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而很多同胞却还以为自己是达到了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日本在实干方面就是悄悄地体现出来我能你不能的一个简单的道理。-这就是能力。我们中国现在很多企业,包括很多外资都出现了一个本末倒置的现象,本来管理是为制造服务的,现在反了,弄一大堆玄乎其玄的道理,搞些莫名其妙的口号, 出来的却是我们自己都不敢用的产品。 我不知道如何来看待这种能力?
在我的眼中,工作,生活,组织,艺术,技术,交往,胆识,任何一种,包括睡觉,我都认为都是能力,有的人睡觉就是睡的比较香,醒来后做事情就是有效率。我把能力分成两大块,1。思维能力。 2。动手能力。而对于我国人,我最在意和培养的,却是动手能力。 虽然说思维能力也是重要,但是对于目前制造企业而言,很多同仁懂的道理比毛主席他老人家都多的多,但是我不知道实际应用当中能够创造出来多少价值出来,能够有多少能和日本的去比的。我对员工能力的培养,除了动手,还是动手,只有不断地实践,不间断地探索,才有可能获得各种的经验。比如我们就说一个最简单的PCBA制程不良0201元件假焊,估计80%的同仁都会知道要么锡膏问题,要么印刷问题,要么贴片问题,要
么炉温问题,要么元件问题,要么PCB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谓能懂的理论)那么在这么多点可能当中,哪个或者哪些是真正的因素呢?你不动手,不观察起异常,不验证数据,不参照标准,不实际去做就绝对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这就是动手能力。在我面前我就认为是瞎蒙,SMT技术这东西虽然简单,但是如果不去实践的话,你就永远捅不破这层纸,永远是天方夜谭。有很多管理人员被技术人员瞧不起,就是因为你至少没有在一个方面能够征服这些技术人员的。我在任何一个地方做管理,一定是先安内,我最开始就看谁NB,谁NB就先征服他。任何弄技术的,总会在一个地方会有盲点的,你如果能够在他弄很久也无法解决的故障上马上处理掉这个问题,你就可以闪电般地征服他,成为自己的好帮手。否则的话,很难的有作为,用开除的办法在我看来最好是不要乱用。
能力其实就是智慧,
One cannot have wisdom without living life--Dorothy.Mccall。(一个人不经历生活是不可能有智慧的)。 在李开复先生的书中也是这样描述的:
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
智者说:“正确的判断。”
年轻人又问:“正确的判断从哪里来?”
智者说:“经验。”
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
智者说:“错误的判断。--请记住:越是年轻,位置越轻的时候,犯的错误造成的损失越小。所以趁年轻的多多学习,不要在乎眼前的金钱和职位的得失。
    所以所有的能力都来自实际经验和细心观察。 希望如果现在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些不足的同仁,不妨接受我的这个建议并且实际运用看看。
品德-为人之本,国家兴衰之基。
德, 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至德,敏德,孝德也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德,责任也。
德,恩也。
我之所以这么看重德行,是因为天下有才的人比比皆是,然有德行的却是不多;一个没有德行的人越是有才华,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就越大。
何况搞破坏本来就比建设要容易的多。你看建造一座桥梁要花多久的时间,我要破坏他,一包炸药就搞定它了。在我的眼中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一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一定是不可以交以重任所为的。我在面试和用人的时候,都会做些相关的测试。来观其言,察其行,以知品性。在我眼中,用对了品德好的人,就多了一个忠心的人,就少了许多忧虑。对于众多的领导者在选择的接班人上面,技术方面是很容易考量的,唯有在品德方面的衡量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比如联想的柳传志先生和杨元庆先生,你看一个接班人的选择用了多长的时间。挑最近的说,就是我们HOME里面发生的一些事情,其实也是道德的考量。很多人在通过考察的时候,就往往失败;暴露的以前种种,都是为了个人,而不是为了整个团队。 请记住,如果在你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有些突如其来的不如意,不妨看作是老天对你的考验,千万不要气馁,千万不用灰心,一定不改变初衷,做到无愧于人,无愧于事,很多时候,惊喜就在眼前。很多经历,真是如此! 这不由得又让我记起我小的时候所记忆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故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与其说是励志的话,不如看作是对有作为之人道德的考验。
对于自己的德行修为,要以正面人物,正面教材做为自己的学习样板。小的话,以家为重,大的话,以国为重,为企业服务的话,以企业为重。对朋友话,以诚相待,言而有信,不失于人。俯仰不愧于天地,中间对得起人事。这才是君子所为,大丈夫行径。 只有身正,思想正,心中才有正义,做事情才有魄力,决定才会果断。结果才会公正,员工才会信服,朋友才会知心。

天津博众电子有限公司
发表于 2016-5-12 11:4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2 条回复!

发表于 2016-5-19 15: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德才兼备、求贤若渴。。。。。。 “德”处于首位,也即是“品德-为人之本,国家兴衰之基”
发表于 2016-7-12 12: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 支持 |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扒一扒又一个该被挂路灯的企业——知网
    • 进食限制在最活跃的时段,收益最大
    • “粪便移植”可逆转衰老
    • 这样做可以让你年老时癌症风险降低六成!
    • 平时走路越快,机体越显年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