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众电子有限公司
标题: 100个养生穴位(十七):保护膝关节,巧用腿部这个穴位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5-4-3 09:47
标题: 100个养生穴位(十七):保护膝关节,巧用腿部这个穴位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经络系统宛如一张复杂而精妙的网络,穴位则是这张网络上的关键节点,它们与身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相互关联,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维持着身体的健康平衡。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下肢的合阳穴、委中穴、丰隆穴和膝眼穴,深入了解它们的位置、作用以及按摩时的禁忌,为大家打开一扇通往自我保健的大门。老规矩点赞关注,跟着一起学,解锁更多健康小妙招,让身体越来越棒!
合阳穴合阳穴位于小腿后侧,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在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中,约在委中穴直下 2 寸处。简单来说,当我们自然站立,在膝盖后方的腘横纹中点(委中穴)向下量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合阳穴。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犹如下肢气血的 “调节枢纽”。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最长的经脉,气血运行旺盛,贯穿人体的头、背、腰、腿等部位。合阳穴能够调节膀胱经的气血运行,对下肢的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有着良好的缓解作用。例如,长期站立或行走导致的小腿疲劳、酸痛,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引起的下肢放射性疼痛,按摩合阳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适。这是因为合阳穴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此外,合阳穴还对一些妇科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如痛经、月jing不调等。中医认为,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而肾与女性的生zhi系统密切相关。通过按摩合阳穴,可以调节肾经的气血,进而对妇科疾病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按摩合阳穴时,可采用指压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适中,以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合阳穴 2 - 3 厘米,以局部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艾灸 10 - 15 分钟。艾灸合阳穴能更好地发挥其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腿后侧有外伤、皮肤破损、感染或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等疾病,应避免在此处按摩或艾灸,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谨慎按摩合阳穴,如有需要,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当我们屈膝时,在膝盖后方的横纹中点处,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这里就是委中穴。它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在中医养生保健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腰背疼痛的 “克星”。

“腰背委中求” 是中医针灸推拿学中的一句经典口诀,形象地说明了委中穴对于治疗腰背疼痛的重要作用。腰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当腰背部受到外邪侵袭或因劳损等原因导致气血不畅时,就会出现疼痛症状。委中穴作为膀胱经的合穴,是经络气血汇聚之处,按摩委中穴可以疏通膀胱经的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有效缓解腰背疼痛。无论是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腰背疼痛,委中穴都能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除了治疗腰背疼痛,委中穴还能清热凉血、舒筋活络。对于下肢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中暑、急性吐泻等疾病,按摩委中穴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按摩委中穴时,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稍重,以穴位处有明显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为宜,每次按压 5 - 10 分钟,每天 1 - 2 次。也可以采用点刺放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操作,不建议自行尝试。在按摩委中穴时,如果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或患有皮肤病,应避免在此处按摩,以免加重病情。另外,按摩委中穴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8 寸,条口穴外 1 寸,胫骨前嵴外 2 横指处。当我们在小腿外侧,从外踝尖向上量八横指宽的位置,在胫骨前嵴外侧两横指宽处,就是丰隆穴。它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在化痰祛湿方面有着卓越的功效,堪称化痰祛湿的 “高手”。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当脾胃功能失常,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时,就会导致水湿内停,凝聚成痰。丰隆穴作为胃经的络穴,与脾胃经气相通,按摩丰隆穴可以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脾胃对水湿的代谢能力,从而达到化痰祛湿的目的。对于咳嗽痰多、咳痰不爽,以及因痰湿阻滞引起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按摩丰隆穴都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此外,丰隆穴还能调和胃气、通经活络。对于胃痛、胃胀、便秘等肠胃疾病,以及下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按摩丰隆穴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按摩丰隆穴时,可采用指揉法,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轻柔的环形揉动,每次揉动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按摩力度要适中,以穴位处有轻微酸胀感为宜。如果小腿外侧有外伤、骨折或其他疾病,影响到正常的按摩操作,应避免强行按摩丰隆穴。同时,在按摩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加剧或其他异常感觉,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膝眼穴膝眼穴分为内膝眼和外膝眼,内膝眼位于髌韧带内侧凹陷处,外膝眼位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当我们屈膝时,在膝盖下方,髌骨与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就像两个眼睛一样,这就是膝眼穴。它们是膝关节周围的重要穴位,对膝关节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被誉为膝关节的 “保护神”。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容易受到损伤和劳损。膝眼穴能够调节膝关节周围的气血运行,改善膝关节的营养供应,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半月板损伤等疾病,按摩膝眼穴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膝关节的康复。
按摩膝眼穴时,可采用指压法,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压内膝眼和外膝眼,力度适中,以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膝眼穴 2 - 3 厘米,以局部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艾灸 10 - 15 分钟。艾灸膝眼穴能更好地发挥其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膝关节有急性炎症、外伤、皮肤破损或感染等情况,应避免在此处按摩或艾灸,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在按摩膝眼穴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合阳穴、委中穴、丰隆穴和膝眼穴这四个穴位,分别从调节下肢气血、缓解腰背疼痛、化痰祛湿和保护膝关节等方面,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它们的位置、作用和按摩禁忌,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进行按摩和刺激,能够帮助我们预防和缓解疾病,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穴位按摩只能作为辅助保健手段。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穴位知识,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欢迎光临 天津博众电子有限公司 (http://www.tjbzd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